背景介绍
随着“实景三维中国”建设的持续推进,城市三维模型(LOD1.3级)作为基础地理实体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国土空间规划、智慧城市、自然资源管理等领域发挥着关键支撑作用。其数据质量直接影响后续应用的准确性与可靠性。
截至2025年5月,全国已有17个省/自治区/直辖市提交了LOD1.3级成果数据,但在质量核查过程中发现部分数据存在几何精度偏差、属性错误、逻辑不一致等问题,严重影响成果可用性。因此,亟需构建一套标准化、高可靠的城市三维模型生产与质检体系,以保障成果质量与规范统一。
问题分析
通过对多地提交的LOD1.3级三维模型成果进行系统性核查,主要质量问题归纳如下:
解决方案
基于智觉空间自研地理实体建模软件SVSGeoModeler,融合Mesh模型、卫星立体影像、激光点云、存量矢量等多源数据,构建“建模—纹理—属性—质检 ”一体化工作流,全面提升LOD1.3级城市三维模型的生产效率与质量控制水平。
01高精度构建体块
批量自动建模
依托参数化建模技术,基于存量矢量数据(如建筑轮廓)实现大规模建筑体块模型的自动化生成 ,显著提升建模效率。
多源数据融合赋高
智能赋高算法,综合遥感影像、DEM、LiDAR点云、Mesh等数据,确保模型顶部和基底高程的精准匹配,避免因数据源差异导致的高程误差。
几何缺陷智能修复
在模型参数化创建过程中,自动识别并修复多段线交织、冗余点线、伪节点、非平面、重叠面、法线异常、破面等问题,自动化生产模型合格率提升至99%以上,大幅降低人工干预成本。
02几何结构优化
针对已测量体块中存在的几何结构错误或缺少房上房的建筑物,支持快速补充采集与修正 ,还原真实基底面、顶面及外立面特征,确保整体几何结构符合《实景三维中国建设城市三维模型(LOD1.3级)快速构建技术规定》要求。
03属性精度全面提升
标准属性模板应用
内置符合《基础地理实体数据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技术》标准的属性模板,自动匹配ModelID、EntityID、EntityName等关键字段,避免属性定义错误和赋值不唯一等问题。
EntityID:遵循新型基础测绘与实景三维中国建设技术文件-3基础地理实体空间身份编码》填写,位置码44位、分类码6位,专有标识域和标准域之间用“-“连接。
ModelID: 采用14位字符编码,其中前9位为建(构)筑所在街道的行政区划代码,第10-14位为行政区内建(构)筑序号。
EntityName:建(构)筑物主要名称,没有名称时填写null(系统支持自动填充)。
属性图形与模型一致性表达
从已完成的体块模型中提取建筑基底轮廓,转换为具有属性关联特性的矢量图形,确保模型边界与属性图形一一对应,避免因时空基准偏移导致的表达错位。
属性图形完整继承模型属性字段(如EntityID、ModelID、EntityName),并通过几何类型约束、字段赋值逻辑等规则化手段,实现模型与属性在语义层面的一致性表达。
04标准化质检体系,严控模型合格率
几何精度质检
检测模型绝对精度,高程精度及模型几何异常(如破面、极小面),自动生成问题标签,辅助快速修改。
属性质检
自动校验ModelID、EntityID的唯一性与规范性,检验EntityName赋值准确性,标记错误项并生成修正清单,支持一键导出质检报告。
拓扑一致性检查
自动识别模型间缝隙、相交、拓扑连续性等问题。
05问题批量修改与优化处理
底部高程错误批量修改
支持对已有模型底部高程错误进行批量吸附至参考数据 ,提升整体地形准确性。
空间身份编码重计算
提供空间身份编码重计算功能 ,基于输入矢量文件更新模型空间身份编码,确保属性与空间信息一致性。
模型拓扑自动修改
实现模型拓扑关系自动修复 ,解决80%以上拓扑错误,显著提升建模效率。
06标准化输出
OBJ文件规范化输出
按照标准范式输出OBJ文件,确保数据成果符合质量要求。
统一定位点文件
按照“一个地市一个定位点文件”的原则,提供工具支持多定位点文件的快速合并与统一处理。
统一命名规范
支持数据命名标准化,提供批量化重命名工具 ,提高数据组织与管理效率。
服务优势
01全流程覆盖 :覆盖数据采集建模、属性挂接、质检、修改、标准化输出全过程,提供端到端解决方案。
02质量保障机制 :支持自动化质检+人工复核双模式,问题定位精准,80%拓扑问题可自动修复。
03可扩展性强:支持多源数据融合,适应不同地区、不同数据源的应用场景。
04成果标准化:输出成果符合“实景三维中国建设”相关技术规范要求。
除满足LOD1.3级模型高效生产需求外,智觉空间自研地理实体建模软件SVSGeoModeler还提供三维地理实体“采集-编辑-质检-成果”一体化建模解决方案 ,支持倾斜影像、卫星影像、Mesh、激光点云和全景影像等多源数据协同作业,适用于建筑物、桥梁、管线、水系、部件等多类实体的精细化建模。